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酯是一种。

如果乙二醇水平较低,乙二醇报价,则可以对神经系统造成类似于乙醇的影像,如失调和中毒。水平高时,则可以直接抑制神经系统。摄入 12 小时后,可出现神经系统症。
CT 和 MRI 上常见的发现是基底节改变,表现为细胞毒性和(或)血管源性水肿,并深部脑白质不同程度受累。摄入后 24 到 48 小时后,可出现迟发性表现,即丘脑、中脑和脑桥受累,CT 上表现为低密度,MRI 上为长 T1、长 T2 信号改变。还可见颅神经强化和周围变。
其他物质中毒,如、和中毒也可以产生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毒理学检查在鉴别诊断时有帮助,但影像学上也有鉴别点。
比如,中毒多以视神经炎为表现。中毒多累及苍白球。从失代偿性高氨血症可以导致与乙二醇中毒类似的双侧基底节对称性肿胀和 T2 高信号改变,但其多同时累及岛回和扣带回。临床上可能由于摄入史的缺失而难以诊断。出现阴离子间隙增加性酸中毒,但氯正常,渗透压升高,则强烈提示有乙二醇中毒。

中国是全球乙二醇保持稳定增长的源动力。中国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从2014年的1210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2072万吨。这主要归因于中国是全球聚酯业的生产中心,全球一半的乙二醇(中国约90%的乙二醇)都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在中国,乙二醇售价,85%的聚酯用于化纤行业生产涤纶纤维,涤纶作为化纤中重要的产品,与中国GDP基本同比增长,预计涤纶未来仍将稳定增长,从而拉动中国乙二醇需求保持在6%的增速。
供给端。中国传统石油路线乙二醇供给不足,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由于煤制乙二醇相对于传统石油路线,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煤制乙二醇项目的投资回报可观(高油价下利润空间更大),中国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始发酵,热情不断高涨,预计到2017年煤制乙二醇总产能或近千万。以草酸酯路线为代表的煤制乙二醇技术逐渐成熟,部分企业的煤制乙二醇产品品质达到聚酯级别(紫外透光率纯度检测达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装置稳定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仍需进一步验证,单套反应器生产能力较小,产品品质指标仍低于石油路线,低油价下相对于石油路线竞争力不明显等。

总体而言,煤和石油路线将共同催生中国乙二醇供给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18年中国煤制乙二醇将超过300万吨,乙二醇,占据中国乙二醇生产的三成。然而,预计2023年中国乙二醇供给和需求分布为1061万吨和2072万吨,中国乙二醇供需缺口仍将继续加大,中国乙二醇进口量将超过千万吨,乙二醇价格,其中600万吨来自中东,210万吨来自北美,120万吨来自东北亚内部的台湾和日韩,80万吨来自东南亚地区。

| 姓名: | 王总 ( 销售经理 ) |
| 手机: | 18920751887 |
| 业务 QQ: | 3020282084 |
| 公司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街新大路189号B座4楼426室 |
| 电话: | 022-26246168 |
| 传真: | 022-26246178 |